【改革开放40周年40人】“美国夫子”顾力行:与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科一起成长
年少时的他,从烟花包装纸上第一次了解到中国;青年时,他与同样来自异国他乡的妻子定情厦门大学;年过而立,他选择扎根上海,面向国际,用跨文化交际的话语,让中国了解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国。
他是来自美国的顾力行(Steve J. Kulich)教授,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从事跨文化价值观与身份认同研究。在校内一间简易的图书室,记者见到了顾力行教授。也就是在这里,他为全球的慕课(MOOC)学员在线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解读中国文化身份、价值观与传播方式。
(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力行)
身心归处,便是故乡
1981年夏,已经在台湾东海大学执教两年的顾力行首次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为期两周的旅行以在上海停留的三日结束。遍布的工厂、忙碌的工人、满大街“叮铃铃”的自行车、挤满人的公交、街边的万宝路广告牌、时髦的进口摩托车、清一色的中山装中逐渐有些色彩鲜艳的服装……这是他对上海最初的记忆。
(顾力行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
顾力行认为,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变化并不大,上海发展真正步入快车道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一座座高楼和高架桥拔地而起,烧煤厂逐渐搬离市区,房产开发方兴未艾……他看到了浦江之畔“一座曼哈顿的崛起”。也就是在那时,1993年,顾力行带着他的德国妻子和两个女儿定居上海,一待就是25年。他说:“当时上海发展开始起步,我感觉我们也是这个变革的一分子,并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顾力行和妻子早期合照。本图由受访者提供)
上海的国际化环境也是顾力行选择上海的原因之一。当时上海已经有不少中德合资、合作企业(如大众、西门子、汉高等),大量德国家庭居住于此,这对顾力行的德国妻子和两个女儿来说,是最好不过的生活环境。
(顾力行一家。本图由受访者提供)
1993年开始,拥有跨文化交际硕士学位的顾力行在上外出国留学培训部(OTC)任教,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者和从事跨国商务的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与此同时,他来中国工作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在中国和世界跨文化研究学者之间搭建起一架连接彼此的桥梁。
这是因为几年前,他在写论文时发现中国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文献很少,也不够深入,他能找到的参考书仅5本。而早在1970年的美国,跨文化交际学就在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传播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诞生,成为一门研究领域。到90年代,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跨文化交际学也发展迅猛。遗憾的是,在东西方文化比较方面,很多文献都是拿日本和美国进行对比分析。中国与世界对彼此认知的匮乏可见一斑。
让顾力行感到欣慰的是,从80年代后期,北外、上外、哈工大、北大、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先后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1995年,中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术会议在哈工大召开并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1997年,顾力行前往北外参加第二届研讨会,从此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便成为他的“学术家园”。这里有来自外语界、对外汉语界、传播学界、语言学界、翻译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教授、科研人员,从不同研究角度分享有关跨文化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成果。顾力行提议编撰《跨文化研究》(Intercultural Research)论丛,邀请中外学者发表跨文化话题的学术研究论文。
(顾力行在上外的图书室里,堆满了跨文化研究的文献和教材)
学会建立的校际联系网络,也方便了各高校跨文化学者之间的交流。2003年,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上海分会正式成立。在顾力行看来,相较于其他城市,上海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上海高校云集,与国际交流频繁,而且上海历来就是个国际化的都市。”除了每年的例行会议,上海分会还积极举办校际论文竞赛,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互动,为协作搭建平台。
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较晚,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与美国等国家有一定差距,但在这20多年的发展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跨文化教育和研究得到更多关注和认可,从浅层教育走向深层发展,从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拓展到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越来越多重点大学(上外、北外、北大、武汉大学等)设立了跨文化研究的硕士点和博士点。进入21世纪,我国出版社相继引进国外传播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权威经典著作,对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力行满脸幸福地说:“我很幸运,能与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科一起成长。”
发展学科,旨在育人
谈到自己的中文名,顾力行告诉记者,这个名字代表了他的人生目标:“顾,有顾问、照顾的含义;力行,意思是践行上帝赐予我内心的力量。”这也是他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写照。
在上外,顾力行首开跨文化交际学课程,2002年又创立跨文化交际研究方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见证了跨文化学科在上外的成长。十余年间,已培养了300名跨文化方向研究生,他们都是深谙中外沟通之道的有识之士。2005年初,他和上外张红玲教授等人在共同发展跨文化教学研究时产生了一个共识,即建立一个能整合相关资源,加强该学科建设并更好地服务学校和学生的研究中心。在校方的支持下,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SII)于2006年9月成立。目前,中心团队已有8名核心教学成员。跨文化交际是一门融合性学科,中心也吸引了其他学科领域的人才和学术力量,与英语学院、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以及上外MBA-无国界全球管理者项目建立了合作关系。
(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本图由受访者提供)
担任中心执行主任的顾力行,深感责任重大。钟爱教学的他坦言,自己更擅长鼓励他人做科研:“发展学科,旨在育人。这是我们跨文化研究中心的宗旨。从事跨文化教学、培训和研究,可以让人认识到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差异,通过对比、冲突再到适应的过程,得以获得成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跨文化能力、国际意识、世界公民。所以我想,在这方面,我能为中心竭尽自己所能。”
(顾力行参与主编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2017)。本图由受访者提供)
(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早期,顾力行与研究团队成员合照。本图由受访者提供)
同时,顾力行也很感激,上外的教学生涯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1993至2002年,他在出国留学培训部的教学工作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中国人,对中国人的价值观有系统化和本土化的研究。“我做了很多问卷调查,收集到大量的调查数据。每天在课堂上和学员交流,都让我有新的收获。”
“近水楼台先得月”,与中国这份独特的联系,也让顾力行在参加各种国际性会议时,能够提出众多关于中国的新思想、新见解,向世界展示一个崭新的中国。当时许多国际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大多还是基于旧时的教科书,或者仅限于儒家思想、刻板印象,他们对现代化的中国、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知之甚少。“因此,这份工作为我从事价值观、身份认同、社会交际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最佳的平台。”
2017年,顾力行当选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IAIR)新一届会长,任期六年。他笑着说,自己现在还在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会长。令他同样激动的是,明年恰逢上外建校70周年,也是中国建国70周年,IAIR双年会将在上外举办,向世界介绍今日中国。“我们将邀请更多中国高端学者和研究员,与来自德国、法国、南非、加纳、挪威等国家的成员互学互鉴,如今有很多国家都在开展跨文化研究,借此机会,我们可以连接起整个世界。这也和中国的全球化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十分契合。”
(顾力行在美国纽约参加2017年IAIR会议。本图由受访者提供)
这位美国教授说,跨文化交际可以真正实现各国间的对话:“不仅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也让世界通过第一手经验了解中国。”
(顾力行于2007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和荣誉奖;2011年,被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学会授予“特殊贡献奖”。本图由受访者提供)
身为一名人文学者,顾力行更关注人类内心的建设,也更相信人心相通的力量。他表示,如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凸显,在进出口、PPP(购买力平价)等诸多方面已经领先世界,“中国应该发挥这些优势,通过‘一带一路’,真正实现给予、交流、合作,并将这种精神延续下去”。
(顾力行寄语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感谢改革开放40年让我们来到了中国,我衷心希望,未来的政策、实践、目标和期望不仅可以推动人们在全球各地进行投资、做出贡献并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自身文化以及对彼此的欣赏、理解和包容,增强合作,以促进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加强人际关系,获得心灵上的满足——真正构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